-- 作者:慕容
-- 发布时间:2011/10/24 14:25:00
--
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:照片 091.jpg.jpg
 明代万安古城的祝圣宝塔(建于明万历二十七年即1599年)
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:照片 104.jpg.jpg

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:照片 105.jpg.jpg

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:照片 106.jpg.jpg

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:照片 108.jpg.jpg

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:照片 110.jpg.jpg

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:照片 111.jpg.jpg

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:照片 113.jpg.jpg

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:照片 056.jpg.jpg

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:照片 057.jpg.jpg

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:照片 060.jpg.jpg

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:照片 087.jpg.jpg

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:照片 061.jpg.jpg

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:照片 062.jpg.jpg

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:照片 072.jpg.jpg

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:照片 075.jpg.jpg

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:照片 082.jpg.jpg

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:照片 084.jpg.jpg

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:照片 085.jpg.jpg

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:照片 090.jpg.jpg

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:照片 116.jpg.jpg

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:照片 092.jpg.jpg

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:照片 102.jpg.jpg

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:200911210153350385.jpg

东瀚镇万安村宅山顶上的这座烽火台为覆斗形结构,用块石垒筑而成,顶部呈长方形造型,烽火台的烟墩高为5米,底座各边长约12米,顶部开口各边长约8米。顶部用于点火的灶坑长2.3米,宽0.65米,深0.5米。烽火台的烟墩只有东西侧石块塌陷一小部分,其他主体包括旁边的灶坑都保存完好,就连依附烟墩旁的营房和草料房还留有部分墙体。“就在这个烽火台上,当年肯定有3至5人在这里长年值守,一旦发现海面上有不明船只进入,白天燃放狼烟,夜晚点火或鸣炮示警。”五百多年过去了,而这座烽火台依然像一个手持长矛、披挂甲胄的卫士,威严矗立在山顶,守护着身后的古城……
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:照片 127.jpg.jpg

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:照片 128.jpg.jpg

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:照片 129.jpg.jpg

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:照片 130.jpg.jpg

在阳光明朗的秋日,太阳晒在身上感受滚烫滚烫的,(晚上发现脖子一圈晒红了,似乎有脱皮的迹象,疼啊!)我们终于登上了山顶的烽火台。极目远眺,看片片船影,看无际的神秘,看无边的蔚蓝,看天水一色的壮阔......我们浮在清新的空气中,只想与风相拥与海为伴,我们在山顶合影留念。
“太阳出来我爬山坡,爬到了山顶我想唱歌……” 哈哈,男孩子展开粗犷的喉咙,火辣辣...看天,看海,看远方,悠悠然然的放松着自己的心绪,让那些烦恼人的功利恩怨,那些撕扯不开的明争暗斗都走的远远的……
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:照片 134.jpg.jpg

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:照片 131.jpg.jpg

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:照片 135.jpg.jpg

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:照片 138.jpg.jpg

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:照片 139.jpg.jpg

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:照片 141.jpg.jpg

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:照片 132.jpg.jpg

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:照片 133.jpg.jpg

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:照片 143.jpg.jpg

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:照片 147.jpg.jpg

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:照片 117.jpg.jpg

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:照片 120.jpg.jpg

看海,找的是一种心情,求的是一种宁静。无论是波涛翻涌,还是风平浪静;无论是沧海巨变,还是命运逆转,永远记住,幸福的彼岸就在风雨过后。追求和等待是不老的话题。带着大山的气息,带着对大海的眷恋,还带着晒伤的皮肤,我们和大海说“拜拜”,我不再落泪,也终于落泪......我闭上眼,心中从未有过的安稳与踏实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