Rss & SiteMap

福州邀您去爬山户外俱乐部 http://bbs.dvbbs.net

动网论坛是使用量最多、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,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,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
共5 条记录, 每页显示 10 条, 页签: [1]
[浏览完整版]

标题:[原创]芙蓉镇的米豆腐

1楼
郑前方 发表于:2010/9/27 15:45:00
 

      离开凤凰古城,不禁去意怅然,象是作别一段恋情。

      去往芙蓉镇的路上,我们总是不时看到车窗外、峡谷上依山而建的苗寨,路边的苗民穿戴着银饰,阳光下熠熠闪烁,一位老妪背着竹篓自篱笆边踽踽独行。而远处,沈从文笔下的沅水静静地闪着白光。车子经过古丈县歇息了半个小时,导游把我们带到小背篓茶叶公司,说是不用我们消费,里边有品茶皆为免费;进入大门,门楣上是“杂交水稻之父”袁隆平题写的大字“中国名茶,古丈毛尖”。而阳台上的广告牌为黄永玉的题词;这个公司的名称源于歌唱家宋祖英的一首同名曲,而古丈县正是她的家乡。

      同行者正在里头听茶和品茶,而我在走廊上看着满墙的图片,全是名人来访的留影。一边想着即将要去的地方,一边想起古华的小说《芙蓉镇》。我们阅读此书的第一章《山镇风俗画》便能知道:芙蓉镇坐落在湘粤桂三省交界的峡谷里,镇子里生意最红火的数胡玉音所开设的米豆腐摊子。《芙蓉镇》描写的是湘南的场景,导演谢晋却把它移到了湘西的王村,如此一来,本该扬名的地方在小说里沉寂着,默默无闻的王村却一夜声名鹊起,地名也易名为芙蓉镇。自此一部小说一部电影带活了一个地方的旅游和经济。

     车子泊在镇子前,大家往水泥路走了一小段,拐入一条不起眼的老街,街道向下倾斜,两旁的木屋略微颓圮,花岗岩的路面有些起伏;下行几十米的三岔口,有一个老大的漆黑长牌写着“芙蓉镇正宗133号刘晓庆米豆腐店”,有几个人正走进铺子,导游马上提醒大家:“正宗的还在那一边”。我们向右一拐,果真在不远处也有一家豆腐摊子临街开着,随着脚步走近,我们看到有一个高大的四柱三间石牌坊矗立着,正面牌匾上镂刻着“圣旨”的字样,背面刻着的是“贞洁”二字。这牌坊比街面还宽,就在这贞洁坊的旁边紧挨着闻名遐迩的113号刘晓庆米豆腐店。

      跨进店铺,左边是一此排木桌,凳子也是长长度一溜,右边是简陋的灶台,前后摆满了几十个等待盛汤的瓷碗,看来生意相当火爆。我坐了下来等着那一碗3元钱米豆腐,开始端详黝黑的门面,只见斑驳的门旁写着两幅对联,正联是:翻身不忘共产党,幸福全靠毛主席。副联为:金桥通向幸福路,银梭织成富贵花。这正是“文革”常见的口号式的对子。

      米豆腐端上来了,我一看,那是面疙瘩做的,不象传统的豆腐,放了些辣椒酱,还是味道不适,不是我喜欢的口感;我不知为什么在古华的笔下,竟有那么多山民热衷这豆制品,有一段精彩的对白是这样子的:

     “芙蓉姐子!来两碗多放剁辣椒的!”

     “好咧──,只怕会辣得你兄弟肚脐眼痛!”

     “我肚脐眼痛,姐子你给治?”

     “放屁。”

      人们对刘晓庆饰演的胡玉音记忆深刻,据说刘晓庆在若干年后再次来到此店,略带玩笑地说:你用我的名字做牌子,我不收你的代言费,只要我每一次来免费招待米豆腐就行了。

      店家听了当然乐意。

      我始终未看到当地人在此品尝米豆腐,缘由或许是女店主不再是当年的芙蓉仙子了吧。


2楼
黄庚 发表于:2010/9/27 16:19:00
郑前方写的忙棒的啊!又勾起我在芙蓉镇游玩回想!谢谢.顶个帖!加油.大家再给个鼓厉吧?呵呵呵.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
3楼
难得糊涂 发表于:2010/9/27 16:51:00
    写的真好,太有才了。
4楼
麦兜妈妈 发表于:2010/9/28 8:29:00

象小说片断啊,不错不错。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

5楼
游来游去 发表于:2010/10/16 16:47:00
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以下是引用难得糊涂在2010-9-27 16:51:00的发言:
    写的真好,太有才了。

共5 条记录, 每页显示 10 条, 页签: [1]

福州邀您去爬山户外俱乐部 (闽ICP备17016766号-1) | Copyright © 2008
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.2.0
Processed in .04688 s, 6 queries.